支教的人总是来来往往,少有人像我这般常驻。新来的支教老师惊讶我是怎么坚持下来支教六七年的?可能原因就是于我而言,这并不觉得这是在“坚持”。卸下被人为赋予的“高尚”、“无私奉献”之类的标签,这就是一份我喜欢的工作,一种我向往的生活,仅此而已。
第二个家 在多数人心中,有一份朝九晚五,稳定的工作,按时结婚生子的生活才是人生的标准模板,我不反对,却也不想过这样“成功的活着”!我羡慕像大冰、菜刀之类的背包客自由潇洒、丰富多彩的人生,却也无法像他们一般四海为家,结识新朋友,经历新故事。我深知,自己的生活平凡到无趣,但更笃定的是,久居在这大凉山支教并不是我对生活的抗议,择一隅清幽,度一世春秋,我只是在自己的江湖中自得其乐!
夏有凉风秋有月,在大凉山的生活简单而惬意,学生间的打打闹闹,基本就是生活中最热闹的事儿。需要烦心的也只有下一顿吃什么或者学生偶尔的不听话或上课听不懂,接触最多的就是同校的几个老师以及学生,倚在二楼的围栏边,看着对面的大山从朝夕到四季的变化,看着天边云起云散,看着路边的牛羊散步,看着邻居家按时升起的袅袅炊烟,看着校园在一次次的热闹与空荡中来回切换,看着邻居家的小娃娃们从嗷嗷待哺到咿呀学语到可以自己跌跌撞撞的走路,看着学生们从懵懂无知的幼童渐渐长大,一步步走到毕业,前往县城求学......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山长公益
|